教育戏剧的六种教学模式之探讨(二)
2017-11-24

戏剧是一种非常富有魅力的教学方式,而当把英语用戏剧的模式展现时,会让本身就喜欢故事的孩子们真正生活在故事中。戏剧让故事中的角色“活”了过来。大风车戏剧英语的课程开发基于对戏剧和教育戏剧的研究,以下是我们在课程研发中参考的关于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资料,用于与大家分享和探讨。

贰、教育戏剧课程教学的原则 (接续上篇)

三、戏剧技巧之运用:

1.即兴表演教师入戏(Improvisation with teacher-in-role):教师扮演情况中的某一角色,推动剧情的发展,提出问题或协助解决问题等。

2.暖身(Warm-up):在引起学习动机、集中精神、注意力并放松压力。

3.说故事(Storytelling):叙述某事件的原因,发展情况或完整过程。

4.戏剧性游戏(Games):从游戏设计中建立互信、规范、原则或界定问题。

5.练习(Exercise):在教师的指定项目或时间内作短暂性的实作。

6.哑剧(Mime):以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某种讯息或相互沟通。

7.静止画面(Tableaux):以放映停格或照像的方式呈现一个情况。

8.绘画(Drawing):以图画建立一个情况。

9.写作(Writing):写出个人或小组的感想、回忆、信件、讯息、记录等。

10.扮演呈现(Showing group play):以班级小组为单位,做轮流呈现给同班同学观赏。

11.访谈(Interview):以角色之身份接受某媒体之访问,用以说明立场、情况或看法。

12.数据文件(Documentary):提供创作之讨论议题或发展方向。

13.同时情况报导(Simulation situations):某种情况同时发生,原因为何?如何处置等归纳分析之发展与因应。

14.时空转换(Moments of change):就某事件发生的情况,转化或追朔到其它时空去的发展。

15.会议(Meeting):不同立场、不同身份、地位的人如何以会议形式进行沟通。

16.询查(Inquiry):对某事物的询问、调查,以利事件的明朗化。

17.坐针毡(Hot seating):就某一问题或议题,让多人对某一人物作询问,要求实时回答或说明其中状况。

四、剧场技巧运用:

教育戏剧学习的过程是运用「剧场的形式」 (theatre form)来进行,掌握的要点包括:遇到一个问题或冲突时,暂停情节的发展时,将时间延展让学生去找出更多的处理和应对的办法、集注焦点于主要的行动剧情发展或处所、观众可以被引导至误判的情况,却有令人惊讶的结果等。兹将其要点简述如下:

1.角色(Role):分配或扮演真实事件中的角色,延伸有关系的角色,以及概念化的角色。

2.冲突(conflict):为剧中人物对某一目标追求的意志在遭到的阻碍时的状态、冲击与影响。含括:人对自己意念间的冲突,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及人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冲突等。

3.焦点(Focus):将事件或故事的表演内容引导在主题上。

4.张力(Tension):以问题的悬疑性、挑战性、冲突性等维系戏剧的发展或对事件的兴趣与关切。

5.对比(Contrasts):就各种现象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作比较,以利明确的分辩与理解。

6.惊奇(Surprise):事件的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出乎原先的预期。

7.象征(Symbolization):以某人物的动作、语言、服装、器物等来代替故事或真实情境中的状况。

8.隐喻(Metaphor):在各种人物、语言、布景有关的外在情况中所表现真实或内在的部份。

9.时间(Time):以具弹性的剧场呈现的时间模式、组构或控制操作表现的内容。

10.空间(Space):有效分配教室内的空间做实地演练或运用,成为想象世界的某一环境地点。

叁、教育戏剧课程的教学模式

在教学策略上,教育戏剧进行的步骤与教学策略是从戏剧发展的结构,在说明(Exposition)、动作上升(Rising action)、高潮(Climax)、结束(Denouement)的四大阶段(Session)所做的教学设计模式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戏剧与剧场的技巧,放置在不同阶段中予以灵活运用,就学习内容上以解决问题的戏剧动作,以结构发展的四阶段为基础,来作四阶段以上的活动序列,予以安排,兹将重要教学程序结构中之教师所可采用之模式说明如下:

一、以戏剧理解(Learning through drama)的教学模式

戏剧来理解(learning through drama)的模式是由英国戏剧教育家凯文勃顿(Gavin Bolton)所建立,他以「解决问题」的序列问题来进行。教师提出问题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好奇心,让学生建立起探究问题的动机,而问题与其可能解决方法足以引导学生进入信以为真的情境,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。 兹将勃顿课程结构之设计概述如下:

第一阶段:决定行动

1.选择主旨:

教师设确定一个两难或似是而非的情况或议题。表演是依教师所提之讯 息之程序而作。

2.行动:

以介绍或游戏询问并引导学生对主旨的兴趣,提示可能的变化与发展以建立张力。然后,就主旨范围之内提供其中几个议题提供学生选择或融合。俟议题确定后,教师入戏以某一个角色提示学校发生事情的一些线索、情况或要点。

3.集注焦点:

教师以角色入戏与同学商讨议题中的问题或线索,并对这些现象做一些界定,同时也暗示学生这并不是为真实而演的。

4. 计划:

学生分组作内部讨论,选择并找出事件。教师再集合全班询问各组认定的事件与其发生的地点。

5. 决定行动方案:

全班商讨处理事件的共同原则,寻求真相。两人一组讨论事件的发生情况。然后再回到全班来说明这些意外事件,让大家选出几项问题事件。教师入戏,告诉大家这些问题必须解决。两人一组,一人告知不知情朋友事件的始末,换手后再以不同态度的告知方式扮演。

第二阶段:展开行动

1.以全开或大张长条纸铺在地上,让学生将学校所发生的事件情况,写或画在纸上。

2.让学生以角色身份的口气,述说图中的某一情况。教师扮演记者试图找出一些讯息。

3.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图中或学生口述中的五个不同问题或意外事件。

4.教师入戏指定五个小组领导人,请各小组就黑板上所写的五个事件,做分组扮演排练。

第三阶段:结束行动

1. 教师说明本阶段是要将事情作一个结束。学校已通知家长所发生的事情。请各小组扮演在学校接待室,与家长会面的情况。

2. 请学生以事件外的人物,扮演欲了解问题的情况,使课程内容与上阶段相连结。

3. 教师入戏,请各小组领导人,带领小组练习扮演学生放纵发生事情的情 况。

4. 学校教职员会议,听取不同立场不同人物的意见。教师选择采取肯定、否定或自由表达的立场,让学生在范围之内表达意见。

5. 各小组饰演或报告事件的经过。

凯文勃顿的教学模式中的扮演,说明情况、使命十分明确,学生可清楚的掌握所须扮演情境中的角色。学生「随情况的推展作角色扮演」(contextual role play)主要特性在于:练习社会性技巧、专注于外在行为表现、短时间的演练。每项活动参与的要旨与程序学生均十分清楚,即使表演有错误也无须停止,而是继续的演练下去,如此就自然会使结束的行动意义十分明确,也可让学生实时产生学习的成就感。此外运用对比的技巧,象征的表现方式,也是教师宜掌握的部分,以学生亲身经历自己获得认知为主。

二、角色戏剧(Role drama)的教学模式

「角色戏剧」是由卡萝塔林顿(Carole Tarlington)与派崔克维立尔(Patrick Verriour)两位澳洲学者所发展的教学模式。角色戏剧的进行是将设置想象的情况,由有学生与教师共同以角色的身分,参与拓展事件、议题与关系。角色戏剧主要特点是在于教师与同学均在过程中担任某一个角色。其目的是在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内文中,能够掌握思想与语言的意义,其主要的策略是以:发现问题、界定问题、发展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序列发展,让学习者有独立的思考、合作学习并能够掌握语言的表达为主。兹将其课程模式列举如下:

第一阶段:一般说明

1. 叙述故事或将课程学习内容予以解说。

2. 就上述内容提出可能会产生变化或不同发展的问题。

3. 解说并要求遵守游戏规则。

4. 学生思考教师的提问。

5. 两人一组讨论教师的提议内容。

第二阶段:界定问题

1. 暖身活动。

2. 空间分配赋予想象事件时间、地点的情况。

3. 以图绘、歌曲、描写作为个人对问题情况的纪录或写作。

4. 小组讨论,就个人写作或纪录故事内容来决定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作扮演。

5. 教师提问题,学生回答,了解问题内的情况。

第三阶段:发展问题

2. 教师提供数据使事件继续发展,将可能遭遇到更大的问题或困难。

3. 二人或数人一组讨论解决的方法与步骤。

4. 学生寻求各种可能的资源与协助。

5. 教师询问与回答。

6. 学生讨论与计划。

7. 学生将小组共同协议作某种记录(文字或图绘皆可)。

8. 学生扮演共同协议之内容。

9. 教师入戏以会议、访问、扮演等方式,进入讨论或扮演解决之道的适切性。

第四阶段:解决问题

2. 教师引导故事的结尾部分或问题解决的情况。

3. 学生各小组讨论各人物及其环境在事件结束后的情况。

4. 学生每人记录下了解的主要事物或感想。

5. 将全部故事或最有意义的部分作讨论。

6. 学生扮演某场景。

7. 教师入戏访问当事者。

阶段五:复习

1. 指定或轮流让学生对戏剧教学内容作分享。

2. 教师回答、建议或提供意见。

3. 以图画、影像、写作方式给故事、事件的人写信或报告。

角色戏剧主要之进行方式与其课程架构,是依照故事情节的戏剧结构所设计。教师在执行上,须按事件逻辑发展的顺序来进行。从五个阶段的内容教学上来看,一个角色戏剧要能进行完整深入,至少需进行剧情结构上的「说明」、「情节上升」、「情结下降」、「结束」与「结局」的五次的教学,是一段一段的进行逐步予以完成。


相关推荐
大风车幼儿园2024年度工作重点
  计划,是幼儿园管理工作的起点,并贯穿于运营管理的始终,是园长对园所工作的内容、规划、步骤、方式、资源分配等...
大风车幼儿园2024年1月工作重点提示
请各幼儿园确保各项工作平稳落地、执行到位,从而不断提升园所教育教学品质,提升园所形象....
全国培训 | 【风车汇智学堂】全国儿童综合素养课程师资培训圆满落幕!
风车汇智学堂 全国儿童综合素养课程师资培训 山东·济南 见证成长·圆满结束 2023年8月1日-8月5日,大风车教育...
开班啦!风车汇智学堂•全国儿童综合素养课程师资培训今日开讲!
▲首届“风车汇智学堂全国儿童综合素养课程“师资培训班    8月1日,《风车汇智学堂•全国儿童综合素养课程...
幼儿园美术课6个创意手工绘画制作,美美哒!
1、猫头鹰 土豆切半,切去中间部分,就是猫头鹰的雏形,注意啊,中间不要切太多了~ 再用其他颜...

教育戏剧的六种教学模式之探讨(二)2017-11-24

戏剧是一种非常富有魅力的教学方式,而当把英语用戏剧的模式展现时,会让本身就喜欢故事的孩子们真正生活在故事中。戏剧让故事中的角色“活”了过来。大风车戏剧英语的课程开发基于对戏剧和教育戏剧的研究,以下是我们在课程研发中参考的关于教育戏剧课程设计的资料,用于与大家分享和探讨。

贰、教育戏剧课程教学的原则 (接续上篇)

三、戏剧技巧之运用:

1.即兴表演教师入戏(Improvisation with teacher-in-role):教师扮演情况中的某一角色,推动剧情的发展,提出问题或协助解决问题等。

2.暖身(Warm-up):在引起学习动机、集中精神、注意力并放松压力。

3.说故事(Storytelling):叙述某事件的原因,发展情况或完整过程。

4.戏剧性游戏(Games):从游戏设计中建立互信、规范、原则或界定问题。

5.练习(Exercise):在教师的指定项目或时间内作短暂性的实作。

6.哑剧(Mime):以非语言的方式来传达某种讯息或相互沟通。

7.静止画面(Tableaux):以放映停格或照像的方式呈现一个情况。

8.绘画(Drawing):以图画建立一个情况。

9.写作(Writing):写出个人或小组的感想、回忆、信件、讯息、记录等。

10.扮演呈现(Showing group play):以班级小组为单位,做轮流呈现给同班同学观赏。

11.访谈(Interview):以角色之身份接受某媒体之访问,用以说明立场、情况或看法。

12.数据文件(Documentary):提供创作之讨论议题或发展方向。

13.同时情况报导(Simulation situations):某种情况同时发生,原因为何?如何处置等归纳分析之发展与因应。

14.时空转换(Moments of change):就某事件发生的情况,转化或追朔到其它时空去的发展。

15.会议(Meeting):不同立场、不同身份、地位的人如何以会议形式进行沟通。

16.询查(Inquiry):对某事物的询问、调查,以利事件的明朗化。

17.坐针毡(Hot seating):就某一问题或议题,让多人对某一人物作询问,要求实时回答或说明其中状况。

四、剧场技巧运用:

教育戏剧学习的过程是运用「剧场的形式」 (theatre form)来进行,掌握的要点包括:遇到一个问题或冲突时,暂停情节的发展时,将时间延展让学生去找出更多的处理和应对的办法、集注焦点于主要的行动剧情发展或处所、观众可以被引导至误判的情况,却有令人惊讶的结果等。兹将其要点简述如下:

1.角色(Role):分配或扮演真实事件中的角色,延伸有关系的角色,以及概念化的角色。

2.冲突(conflict):为剧中人物对某一目标追求的意志在遭到的阻碍时的状态、冲击与影响。含括:人对自己意念间的冲突,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及人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冲突等。

3.焦点(Focus):将事件或故事的表演内容引导在主题上。

4.张力(Tension):以问题的悬疑性、挑战性、冲突性等维系戏剧的发展或对事件的兴趣与关切。

5.对比(Contrasts):就各种现象不同程度的差异性作比较,以利明确的分辩与理解。

6.惊奇(Surprise):事件的发展的过程与结果出乎原先的预期。

7.象征(Symbolization):以某人物的动作、语言、服装、器物等来代替故事或真实情境中的状况。

8.隐喻(Metaphor):在各种人物、语言、布景有关的外在情况中所表现真实或内在的部份。

9.时间(Time):以具弹性的剧场呈现的时间模式、组构或控制操作表现的内容。

10.空间(Space):有效分配教室内的空间做实地演练或运用,成为想象世界的某一环境地点。

叁、教育戏剧课程的教学模式

在教学策略上,教育戏剧进行的步骤与教学策略是从戏剧发展的结构,在说明(Exposition)、动作上升(Rising action)、高潮(Climax)、结束(Denouement)的四大阶段(Session)所做的教学设计模式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戏剧与剧场的技巧,放置在不同阶段中予以灵活运用,就学习内容上以解决问题的戏剧动作,以结构发展的四阶段为基础,来作四阶段以上的活动序列,予以安排,兹将重要教学程序结构中之教师所可采用之模式说明如下:

一、以戏剧理解(Learning through drama)的教学模式

戏剧来理解(learning through drama)的模式是由英国戏剧教育家凯文勃顿(Gavin Bolton)所建立,他以「解决问题」的序列问题来进行。教师提出问题在引起学生的兴趣或好奇心,让学生建立起探究问题的动机,而问题与其可能解决方法足以引导学生进入信以为真的情境,产生足够的学习动力。 兹将勃顿课程结构之设计概述如下:

第一阶段:决定行动

1.选择主旨:

教师设确定一个两难或似是而非的情况或议题。表演是依教师所提之讯 息之程序而作。

2.行动:

以介绍或游戏询问并引导学生对主旨的兴趣,提示可能的变化与发展以建立张力。然后,就主旨范围之内提供其中几个议题提供学生选择或融合。俟议题确定后,教师入戏以某一个角色提示学校发生事情的一些线索、情况或要点。

3.集注焦点:

教师以角色入戏与同学商讨议题中的问题或线索,并对这些现象做一些界定,同时也暗示学生这并不是为真实而演的。

4. 计划:

学生分组作内部讨论,选择并找出事件。教师再集合全班询问各组认定的事件与其发生的地点。

5. 决定行动方案:

全班商讨处理事件的共同原则,寻求真相。两人一组讨论事件的发生情况。然后再回到全班来说明这些意外事件,让大家选出几项问题事件。教师入戏,告诉大家这些问题必须解决。两人一组,一人告知不知情朋友事件的始末,换手后再以不同态度的告知方式扮演。

第二阶段:展开行动

1.以全开或大张长条纸铺在地上,让学生将学校所发生的事件情况,写或画在纸上。

2.让学生以角色身份的口气,述说图中的某一情况。教师扮演记者试图找出一些讯息。

3.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图中或学生口述中的五个不同问题或意外事件。

4.教师入戏指定五个小组领导人,请各小组就黑板上所写的五个事件,做分组扮演排练。

第三阶段:结束行动

1. 教师说明本阶段是要将事情作一个结束。学校已通知家长所发生的事情。请各小组扮演在学校接待室,与家长会面的情况。

2. 请学生以事件外的人物,扮演欲了解问题的情况,使课程内容与上阶段相连结。

3. 教师入戏,请各小组领导人,带领小组练习扮演学生放纵发生事情的情 况。

4. 学校教职员会议,听取不同立场不同人物的意见。教师选择采取肯定、否定或自由表达的立场,让学生在范围之内表达意见。

5. 各小组饰演或报告事件的经过。

凯文勃顿的教学模式中的扮演,说明情况、使命十分明确,学生可清楚的掌握所须扮演情境中的角色。学生「随情况的推展作角色扮演」(contextual role play)主要特性在于:练习社会性技巧、专注于外在行为表现、短时间的演练。每项活动参与的要旨与程序学生均十分清楚,即使表演有错误也无须停止,而是继续的演练下去,如此就自然会使结束的行动意义十分明确,也可让学生实时产生学习的成就感。此外运用对比的技巧,象征的表现方式,也是教师宜掌握的部分,以学生亲身经历自己获得认知为主。

二、角色戏剧(Role drama)的教学模式

「角色戏剧」是由卡萝塔林顿(Carole Tarlington)与派崔克维立尔(Patrick Verriour)两位澳洲学者所发展的教学模式。角色戏剧的进行是将设置想象的情况,由有学生与教师共同以角色的身分,参与拓展事件、议题与关系。角色戏剧主要特点是在于教师与同学均在过程中担任某一个角色。其目的是在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的内文中,能够掌握思想与语言的意义,其主要的策略是以:发现问题、界定问题、发展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序列发展,让学习者有独立的思考、合作学习并能够掌握语言的表达为主。兹将其课程模式列举如下:

第一阶段:一般说明

1. 叙述故事或将课程学习内容予以解说。

2. 就上述内容提出可能会产生变化或不同发展的问题。

3. 解说并要求遵守游戏规则。

4. 学生思考教师的提问。

5. 两人一组讨论教师的提议内容。

第二阶段:界定问题

1. 暖身活动。

2. 空间分配赋予想象事件时间、地点的情况。

3. 以图绘、歌曲、描写作为个人对问题情况的纪录或写作。

4. 小组讨论,就个人写作或纪录故事内容来决定时间、地点、人物作扮演。

5. 教师提问题,学生回答,了解问题内的情况。

第三阶段:发展问题

2. 教师提供数据使事件继续发展,将可能遭遇到更大的问题或困难。

3. 二人或数人一组讨论解决的方法与步骤。

4. 学生寻求各种可能的资源与协助。

5. 教师询问与回答。

6. 学生讨论与计划。

7. 学生将小组共同协议作某种记录(文字或图绘皆可)。

8. 学生扮演共同协议之内容。

9. 教师入戏以会议、访问、扮演等方式,进入讨论或扮演解决之道的适切性。

第四阶段:解决问题

2. 教师引导故事的结尾部分或问题解决的情况。

3. 学生各小组讨论各人物及其环境在事件结束后的情况。

4. 学生每人记录下了解的主要事物或感想。

5. 将全部故事或最有意义的部分作讨论。

6. 学生扮演某场景。

7. 教师入戏访问当事者。

阶段五:复习

1. 指定或轮流让学生对戏剧教学内容作分享。

2. 教师回答、建议或提供意见。

3. 以图画、影像、写作方式给故事、事件的人写信或报告。

角色戏剧主要之进行方式与其课程架构,是依照故事情节的戏剧结构所设计。教师在执行上,须按事件逻辑发展的顺序来进行。从五个阶段的内容教学上来看,一个角色戏剧要能进行完整深入,至少需进行剧情结构上的「说明」、「情节上升」、「情结下降」、「结束」与「结局」的五次的教学,是一段一段的进行逐步予以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