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如何进行正确的早教模式
2018-04-18

今天我想说说早教。对于早教的误解千奇百怪,有认为早教就是早认字的,或者是早教就是从幼儿园开始的,还有的觉得早教就只跟母体有关的,这都是不对的。

 

早期阅读,从胎教开始

早期阅读,从胎教开始 宝宝还未出生时,语言、画面上的一些美好的感受,可以通过母亲,反映给他们。

美国有位叫吉姆·特米里斯的学者,他说,一个母亲如果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天开始,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为孩子朗读的话,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大有好处。为了验证他的观点,他为母亲们列举了一些适合给孩子阅读的书籍,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、《圣经》、林肯总统的演讲,等等。吉姆·特米里斯这里所提出的观点,其实就是要重视早期阅读。

“孩子那么早阅读,他(她)听(看)得懂吗?有效果吗?”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。在我们眼里,刚刚出生的孩子,是什么都不懂的,他们只是睡了吃,吃了睡。

真是这样吗?

美国脑科专家格伦·杜曼博士认为,一个正常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天才,就是因为对其大脑进行长时间的、紧张的持久刺激。而早期阅读如果能坚持下来,就是对大脑的一种“持久”刺激,这是促进智力发育的好办法。

前面我们已经反复说了阅读的好处,孩子刚出生时,大脑和各个器官,正处在发育时期,所以教孩子阅读,越早越好。举个例子,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斯特娜夫人,她对女儿的成功教育经验,值得我们每位母亲来学习。而她已经成为迄今为止,我国家庭早期教育的一个模板。

维尼夫雷特,这个三岁写诗歌和散文,四岁用世界语写剧本,五岁会八种语言的女孩,就是斯特娜夫人的女儿。

斯特娜夫人能培养出这样的天才女儿,就是因为在女儿刚满月时就给她朗读文学作品。她认为,孩子的感觉器官和语言都需要刺激,而能带给她刺激的语言,必定要优美纯正。这样的语言,必定是用心朗读的优美文章了。而她女儿正是在这些优美语言的刺激下,成了一个“天才”。

说完了离我们遥远的美国,再来说说中国的名人。郭沫若在他两三岁时,母亲就经常给他读唐诗。他曾在很多场合说,他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,首先给予他决定性影响的就是他的母亲,就是他母亲所读的那些唐诗。郭沫若还曾形容说,童年时,母亲那温柔的朗读,就像音乐一样吸引他。可见,早期的阅读,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。

有专家形容说0~3岁的孩子,认知心理就像海绵一样,属于“吸收性心智”。比如说,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,他(她)的父母就和他(她)说家乡话,那么在他(她)脑海里,最先入为主的就是家乡话,这种话不仅讲得好,而且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。

所以说,从孩子一出生,抑或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便可以让他们听优美的语言,经常给他们读一些优美的故事和文章。这样可以构建起孩子一流的语言能力。当这些优美的语言进入到孩子的大脑时,就会留下一定的印迹,这属于一种潜意识的教育。

婴幼儿在4~6个月时,他们的视觉调节能力及辨认能力开始发展,也已经具备了阅读的生理条件。对于那些色彩艳丽、画面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,开始感兴趣。这时候,如果让他们经常接触一些图文并茂的图画和文字,对他们大脑及视觉方面的发展,都是很有好处的。

当然,不要一听到阅读,就觉得是那种捧着书看的才叫阅读。孩子的早期阅读范围,是非常广泛的。他们可以凭借色彩、图像、成人的言语及文字,等等来成全他们的早期阅读。

通常情况下,孩子四个月的时候,头还是不能竖立的,父母可以给他们用朗读故事、讲故事的方法,让他们进入早期阅读。

等到过了四个月,孩子的头已经可以稳稳地竖起来时,就可以抱着他们一起看一些色彩明快、线条清晰的画册了。这时候的文字并不是很重要,但父母也可以给他们读出来,不要在意孩子是不是听得懂,只要多读几次,是可以给他们留下印迹的。在给孩子看图画时,可以拉着他们的小手去摸摸那些图案,甚至还可以把这些图案形象地比划出来。

孩子在八个月之后,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翻一下书籍了。

在让孩子接受早期阅读训练时,父母应该适当地给他们提供画面较大、内容简单、与实物相近的图画书,并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打开书,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。因为此时的孩子,手部动作的发展,是他们学习的开始。

等到孩子十个月的时候,就可以让他们伸出小手来认东西了,比如看到图画上是一条小白狗,就要问他,“小白狗在哪呀?”这时候,如果孩子认识,他(她)一定会用小手去指的。当他们指对了,父母再来句:“宝宝真聪明!”这时的孩子,一定会手舞足蹈,有了一种被夸奖的快乐!甚至还会让父母不停提问,他们不停回答。

在孩子能够发音时,即使只会发出一些简单音节,也可以和孩子开始进入“问答”的阅读过程,比如看到小狗,大人就可以指着图案,让孩子来回答了。当孩子正确说出“小狗”时,父母不要忘了用亲吻或“宝宝真聪明”来奖励他们。这样,能逐步让他们在找到阅读的快乐时,喜欢上阅读。

两岁以后的孩子,是一个语言能力爆发的成长阶段。这时候,父母要尽可能地把更多的表达语言机会留给他们。比如在平时的时候,多和孩子对话。这种对话,最好不要用省略语,要用条理清晰、完整的语言。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让他们产生逻辑性思维。

总之,孩子的早期阅读,并没有特定的起始时间,只能说越早开始越好,从出生的第一天起也好,或当他们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也好。只要明白,不要怕孩子过早阅读,因为这对他们,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

相关推荐
托育行业怎么进行招生?和幼儿园招生一样吗?
进入托育行业最担心的就是招生!那么托育行业怎么进行招生?和幼儿园招生一样吗?招生不是一个阶段内举办一两场活动,而应该是一种...
为什么很多人说少儿编程特别有用?不学就跟不上时代!
从最开始的互联网,到大数据,再到人工智能,刚刚开始流行的元宇宙。说句实话,感觉自己都跟不上时代了!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跟上时...
感统课和早教课?上早教课能不能代替感统课?
近年来,感觉统合的概念经常被提及,感统训练的必要性也被越来越多家长所知晓,但还是有一部分家长对感统训练存在误解,认为感统...
怎么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?孩子为什么要早教?
现在很多家长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,那么怎么选择合适的早教机构?孩子为什么要早教?...
不当程序员,孩子学编程有什么意义吗?
很多家长面对少儿编程就一个态度“不当程序员,孩子学编程有什么意义吗?”那么少儿编程真的毫无意义吗?...

孩子如何进行正确的早教模式2018-04-18

今天我想说说早教。对于早教的误解千奇百怪,有认为早教就是早认字的,或者是早教就是从幼儿园开始的,还有的觉得早教就只跟母体有关的,这都是不对的。

 

早期阅读,从胎教开始

早期阅读,从胎教开始 宝宝还未出生时,语言、画面上的一些美好的感受,可以通过母亲,反映给他们。

美国有位叫吉姆·特米里斯的学者,他说,一个母亲如果从孩子降生的那一天开始,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为孩子朗读的话,对孩子以后的发展会大有好处。为了验证他的观点,他为母亲们列举了一些适合给孩子阅读的书籍,比如莎士比亚的著作、《圣经》、林肯总统的演讲,等等。吉姆·特米里斯这里所提出的观点,其实就是要重视早期阅读。

“孩子那么早阅读,他(她)听(看)得懂吗?有效果吗?”这是很多人担心的问题。在我们眼里,刚刚出生的孩子,是什么都不懂的,他们只是睡了吃,吃了睡。

真是这样吗?

美国脑科专家格伦·杜曼博士认为,一个正常孩子为什么会成为天才,就是因为对其大脑进行长时间的、紧张的持久刺激。而早期阅读如果能坚持下来,就是对大脑的一种“持久”刺激,这是促进智力发育的好办法。

前面我们已经反复说了阅读的好处,孩子刚出生时,大脑和各个器官,正处在发育时期,所以教孩子阅读,越早越好。举个例子,就读于哈佛大学的斯特娜夫人,她对女儿的成功教育经验,值得我们每位母亲来学习。而她已经成为迄今为止,我国家庭早期教育的一个模板。

维尼夫雷特,这个三岁写诗歌和散文,四岁用世界语写剧本,五岁会八种语言的女孩,就是斯特娜夫人的女儿。

斯特娜夫人能培养出这样的天才女儿,就是因为在女儿刚满月时就给她朗读文学作品。她认为,孩子的感觉器官和语言都需要刺激,而能带给她刺激的语言,必定要优美纯正。这样的语言,必定是用心朗读的优美文章了。而她女儿正是在这些优美语言的刺激下,成了一个“天才”。

说完了离我们遥远的美国,再来说说中国的名人。郭沫若在他两三岁时,母亲就经常给他读唐诗。他曾在很多场合说,他之所以倾向于诗歌和文艺,首先给予他决定性影响的就是他的母亲,就是他母亲所读的那些唐诗。郭沫若还曾形容说,童年时,母亲那温柔的朗读,就像音乐一样吸引他。可见,早期的阅读,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。

有专家形容说0~3岁的孩子,认知心理就像海绵一样,属于“吸收性心智”。比如说,如果一个孩子出生后,他(她)的父母就和他(她)说家乡话,那么在他(她)脑海里,最先入为主的就是家乡话,这种话不仅讲得好,而且很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。

所以说,从孩子一出生,抑或当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,便可以让他们听优美的语言,经常给他们读一些优美的故事和文章。这样可以构建起孩子一流的语言能力。当这些优美的语言进入到孩子的大脑时,就会留下一定的印迹,这属于一种潜意识的教育。

婴幼儿在4~6个月时,他们的视觉调节能力及辨认能力开始发展,也已经具备了阅读的生理条件。对于那些色彩艳丽、画面形象生动有趣的图画,开始感兴趣。这时候,如果让他们经常接触一些图文并茂的图画和文字,对他们大脑及视觉方面的发展,都是很有好处的。

当然,不要一听到阅读,就觉得是那种捧着书看的才叫阅读。孩子的早期阅读范围,是非常广泛的。他们可以凭借色彩、图像、成人的言语及文字,等等来成全他们的早期阅读。

通常情况下,孩子四个月的时候,头还是不能竖立的,父母可以给他们用朗读故事、讲故事的方法,让他们进入早期阅读。

等到过了四个月,孩子的头已经可以稳稳地竖起来时,就可以抱着他们一起看一些色彩明快、线条清晰的画册了。这时候的文字并不是很重要,但父母也可以给他们读出来,不要在意孩子是不是听得懂,只要多读几次,是可以给他们留下印迹的。在给孩子看图画时,可以拉着他们的小手去摸摸那些图案,甚至还可以把这些图案形象地比划出来。

孩子在八个月之后,就可以让他们自己去翻一下书籍了。

在让孩子接受早期阅读训练时,父母应该适当地给他们提供画面较大、内容简单、与实物相近的图画书,并让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去打开书,找出自己喜欢的画面。因为此时的孩子,手部动作的发展,是他们学习的开始。

等到孩子十个月的时候,就可以让他们伸出小手来认东西了,比如看到图画上是一条小白狗,就要问他,“小白狗在哪呀?”这时候,如果孩子认识,他(她)一定会用小手去指的。当他们指对了,父母再来句:“宝宝真聪明!”这时的孩子,一定会手舞足蹈,有了一种被夸奖的快乐!甚至还会让父母不停提问,他们不停回答。

在孩子能够发音时,即使只会发出一些简单音节,也可以和孩子开始进入“问答”的阅读过程,比如看到小狗,大人就可以指着图案,让孩子来回答了。当孩子正确说出“小狗”时,父母不要忘了用亲吻或“宝宝真聪明”来奖励他们。这样,能逐步让他们在找到阅读的快乐时,喜欢上阅读。

两岁以后的孩子,是一个语言能力爆发的成长阶段。这时候,父母要尽可能地把更多的表达语言机会留给他们。比如在平时的时候,多和孩子对话。这种对话,最好不要用省略语,要用条理清晰、完整的语言。因为只有这样,才能让他们产生逻辑性思维。

总之,孩子的早期阅读,并没有特定的起始时间,只能说越早开始越好,从出生的第一天起也好,或当他们还在妈妈的肚子里时也好。只要明白,不要怕孩子过早阅读,因为这对他们,只有好处,没有坏处。